“膝盖疼得走不了路、睡不着觉,人老了是不是都这样?”
近日,一位75岁阿姨感觉到非常苦恼,针灸、理疗做了很多,但是疼痛却越来越严重,导致她无法正常行走、出不了家门,甚至有点要放弃了。
其实,折磨这位阿姨的问题在中老年群体中很常见,这就是骨关节炎,体型肥胖、长期负重劳动、40岁以上等人群特别容易中招,专家提醒:遇到这种膝盖痛,千万不能“忍”,很多膝关节炎的老人家换了关节之后,天就可以下地走路,康复之后爬山涉水完全不成问题。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与年龄有着明确的关联,50岁以后,膝、髋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会快速上升,并在70岁左右形成高峰。
今年75岁的汪阿姨(化名),退休前一直在干重体力活,年轻时干起活来毫不含糊,而随着年纪的增长,越发感觉腿脚不灵便,“特别是最近几年,时常感觉左侧膝关节酸胀、乏力,近半年来症状更加明显,甚至有时候痛得无法正常走路,睡不着觉。”汪阿姨以为是“老人病”,“忍一忍”多休息就好了,为了缓解疼痛时不时去做针灸理疗,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直到近期,她实在“忍”不了这种无休无止的疼痛,在老友推荐下来到广州医院骨科门诊。卢伟杰主任给她做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及影像学辅助检查,结合患者曾长时间从事体力、负重劳动,诊断为左膝关节前内侧晚期骨性关节炎。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辆汽车,关节就是各个部位的连接处,经过长时间的持续使用、摩擦,起着润滑剂作用的软骨也在岁月中消磨殆尽,失去了这个重要的缓冲,粗糙的骨骼反复摩擦,就会造成“不可逆”的关节慢性炎症,日积月累之后,疼痛会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影像学检查,骨关节炎通常分为初期、早期、中期、晚期四个时期,依据分期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也称为膝骨关节炎的阶梯治疗。汪阿姨经常出现膝关节严重疼痛,日常活动因为疼痛而受限,膝关节内侧关节软骨磨损已经属于晚期阶段。
鉴于汪阿姨的病情还没有到最严重的一步,不需要做全膝关节置换,通过单髁置换术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这种膝关节单髁置换是针对膝关节内或外关节面的精准表面置换,不是将整个膝盖换掉,而是仅仅替换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软骨及其下方部分骨组织,缓解疼痛、恢复关节的功能。”卢伟杰主任指出,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不损伤股四头肌,有利于术后的快速康复,非常适合像是汪阿姨这样的关节炎患者。
入院后,卢伟杰主任团队为汪阿姨完善了相关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后,利用的“无管”技术为她实施了左侧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在麻醉手术科团队的默契配合下,无需插尿管、无需放置引流管、结合多模式镇痛尤其是隐神经阻滞,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疼痛不适感,手术结束后当天便可以下地在病房内“散步”。
术后拍片,假置良好
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总体患病率已高达46.3%,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单髁关节置换是一种‘保膝’技术,既保存了患膝的功能活动、缓解膝关节疼痛,有保留患者本体的感觉,术后,患者基本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卢伟杰主任建议,如果发现膝关节走路疼痛等症状,医院检查评估,通过规范的“阶梯治疗”选择最适合的方式,如果发展到中晚期的膝关节炎,还有望通过单髁关节置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