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尿酸升高ne痛风,但这些误区要认清 [复制链接]

1#

尿酸升高ne痛风,但这些误区要认清

精准治疗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620/9084776.html
据统计,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人数逾1.8亿),痛风为1.1%(人数达万),高尿酸俨然已成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外的“第四高”,由此造成的健康危害也日益凸显。简单说一下大家常见的误区。

误区1

只要血尿酸升高,必然会引起痛风高尿酸血症是导致痛风的物质基础,血尿酸水平越高,痛风发作的风险越大。但是,并非血尿酸升高就一定会发生痛风,因为痛风发作与否,除了与高尿酸血症有关之外,还与机体的内环境、尿酸波动以及许多诱发因素(如受凉、过劳、关节损伤、酗酒等)有关。总之:没有高尿酸血症,肯定不会有痛风;血尿酸水平越高,痛风的发生风险越大;不是所有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发生痛风。

误区2

高尿酸的危害就是会引起痛风提到高尿酸的危害,人们首先想到它会引起“痛风”(痛风性关节炎)。其实,这只不过是高尿酸危害之冰山一角,长期高尿酸血症还可以导致肾脏损害、泌尿系结石,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死亡风险,此外,高尿酸还会损害胰岛β细胞,引发糖代谢紊乱。

误区3

查一次血尿酸不高,就可以完全排除痛风人体的血尿酸水平是有波动的,检查结果与检测前的进餐状况(是否低嘌呤饮食?)以及所处的病程阶段都有很大关系。有些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化验血尿酸比平常结果还低。这是因为在急性发作时,大量尿酸从血液中析出沉积于关节,此时,血中的尿酸含量相对减少,部分患者化验结果甚至可以正常。对于痛风症状特别典型而血尿酸不高的病人,不要轻率地否定痛风诊断,而应在急性期过后重新复查血尿酸,以免耽误病情。

误区4

治疗痛风,只须“管住嘴”就行了我们体内的尿酸来源分两部分:20%来自我们所吃的含有嘌呤的食物(外源性),80%是由自身代谢产生(内源性)。因此,管住嘴固然重要,但不能完全取代降尿酸药物。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同时配合降尿酸药物才能使血尿酸控制达标。

误区5

症状消失,即可停药痛风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临床经过。当急性发作时,只要吃上几天消炎止痛药(如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消炎药等),但是,疼痛缓解并不代表痛风已经痊愈,因为病人体内的高尿酸状态依然存在,如果不予纠正,高尿酸对关节、肾脏以及心血管的损害就不会停止,痛风也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

误区6

所有人的血尿酸控制标准都一样血尿酸的控制目标因人而异,不同人群的血尿酸控制目标也不一样。根据年版《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1)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若无合并症,血尿酸宜控制在μmol/L;若有合并症(如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血尿酸宜控制在μmol/L。(2)痛风患者,如无合并症,血尿酸控制在μmol/L;如有痛风石或尿路结石等合并症,血尿酸控制在μmol/L,以利于痛风石的溶解。医院内分泌肾病二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痛风。根据痛风的中医证型分急性发作期:湿热蕴结证;寒湿痹阻证,和间歇期(无症状期):脾虚湿阻证;肝肾阴虚证;痰瘀痹阻证,中医主要就是通过口服药物。痛风的发病的原理,由于脾胃对痰湿的代谢失常,湿热酝酿下阻,痹阻关节,通过健脾祛湿、清热解毒这一类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同时如果对于已经存在有痛风石,或者关节局部的障碍,可以通过一些中药熏洗,甚至是局部的针灸、针刺来进行症状的缓解。此外内分泌肾病二科自制痛风膏,能够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同时抑制尿酸转运蛋白,可通过抑制尿酸重吸收,帮助身体排出尿酸,为广大的痛风患者解除病痛之苦。文中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个赞

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