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教过痛风之苦的人,对于那种深夜里突如其来的剧痛深有感触。虽然很多患者都知道,痛风的发生,源于体内尿酸浓度过高,超出自身溶解度后,会在关节腔形成细小的尿酸盐沉淀,激活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引发急性关节疼痛。
为什么痛风在夜晚频发?
医院痛风专家解释,漫漫长夜,人体会通过呼吸、排汗、排尿(起夜)等途径丢失水份,却不像白天那样方便随时饮水,机体处于相对脱水状态,血液浓缩,使得尿酸浓度升高、结晶沉淀,诱发痛风发作。
其次,夜间人体激素水平低。糖皮质激素具有抑制炎症的作用,能有效预防痛风发作,同时缓解发作时的疼痛症状。但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凌晨0~2时最低,3~5时开始上升,至早晨6~8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正是因为糖皮质激素在午夜分泌减少,才给了痛风发作可乘之机。
此外,还有一点并不对所有痛风患者适用,但也不得不重视。对于痛风患者,睡眠时「打鼾」现象并不少见,尤其是同时具有超重、肥胖体型的人群。鼾声时起时停,伴随而来的是反复出现的呼吸暂停,情况严重时,会造成机体血氧浓度降低。为了应对组织缺氧,机体核苷代谢增加。其结果是,虽然患者不吃不喝在睡觉,体内却产生了大量内源性「嘌呤」,而嘌呤的代谢终产物正是引发痛风的尿酸。
平时如何防治痛风发作呢?
一、少吃高嘌呤食物
如猪、牛、羊肉、火腿、香肠、鸡鸭、鹅、兔、鱼虾、菠菜、豆类、蘑菇等,花生也应少食。不要酗酒,尤其是要禁饮啤酒。应大量饮水,多食发面食品、放碱的粥(可促尿酸排泄)和所有根茎类蔬菜。水果基本都可食用。
二、多喝水
尿酸高的人,应大量饮水,多喝茶饮。每天喝一杯,对降尿酸,防痛风有很好的功效。
喝法很简单:将蒲公英、菊苣以及小蓟、淡竹叶、芡实、葛根、百合、桑叶等8种中药成分各取0.5g,制成茶饮,每天取3~5克,开水冲泡即可。
三、防止受寒和过度劳累
受寒过劳可使人的自主神经调节紊乱,导致体表及内脏血管收缩,血管收缩则使尿酸排泄减少。痛风急性发作时,最好卧床休息,适当的高抬腿有助于缓解你的疼痛感,将患肢抬高30度左右,以利于静脉血回流,使疼痛减轻。躺在床上的时候,患肢下面加个枕头就可以了。
四、遵照医嘱用药
长期服用阿期匹林、利尿剂、青霉素、抗结核药等患者,应定期检测血尿酸。这些药物可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尿酸若长期居高不下,可致痛风的形成。
痛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清楚。诊断并不困难。预防和治疗有效。如果及早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大多数痛风患者可正常工作生活。慢性期病变经过治疗有一定的可逆性,皮下痛风石可缩小或消失,关节症状和功能可改善,相关的肾脏病变也可减轻、好转。
1、预约申请-,咨询或预约专家;
2、添加,咨询或预约专家;
3、直接点击底部,在线咨询病情或预约挂号。
刘菲主任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净骨疗法体系倡导者、中华风湿骨病协会会员、美国风湿病学会会员、中华中医风湿病学会委员、全国风湿病学会常务委员。
:刘菲主任擅长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滑膜炎、痛风等各类风湿病的诊断、治疗及康复工作。
陈捷副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风湿免疫病杂志编委、亚太抗风湿联盟会员、中国医学先进工作者、中华风湿骨病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分会常委、《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委、《关节炎与风湿病》编委、《中华临床杂志》编委。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滑膜炎等风湿病及其疑难杂症的临床治疗及学术研究。
医院
咨询挂号电话
-
上海闵行虹梅路号
点击“阅读原文”!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