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靖江日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张园特约记者郑宇杰)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记者采访发现,因应酬喝酒、熬夜、爱吃外卖等原因,“90后”甚至“95后”也被痛风盯上,痛风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最直接诱因是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人的关节、肾脏等器官,导致手足等处的关节剧烈疼痛、发红肿胀。
“人体的血尿酸指标超过μmol/L,就有患上痛风的风险,所以‘全民
黄振德介绍,高尿酸是罹患痛风的罪魁祸首。如果市民体检报告中血尿酸超过μmol/L,则可以被诊断为高尿酸血症。然而,痛风也是一个狡猾的疾病,早期并不会让人感到不适,容易被忽视。“高尿酸会导致关节痛,急性痛风发作的病程仅有两三天,也容易让人造成痛风容易好的假象。”黄振德说,如果痛风进展到慢性关节炎期,则会反复发作,需要经常用药,严重者还会出现关节骨质破坏和肾脏损害,使病情复杂化。
除了控制饮食外,很多痛风患者还得靠药物治疗。“痛风被称为痛中之,会让人痛到‘疯’掉。”黄振德表示,早诊早治尤为重要,市民应及时诊断,如果尿酸高,则通过饮食和药物进行控制;持续监测尿酸值,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或药物进行干预。
医院内分泌科专家建议,痛风患者须管住嘴、迈开腿、降体重、多喝水、戒烟酒、休息好、要保暖,应不吃动物内脏、鱼、虾、浓肉汤等超高嘌呤食物,少吃四条腿红肉(猪、牛、羊等)、可适量吃两条腿白肉(鸡、鸭、鹅等),多吃新鲜瓜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