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血尿酸指标偏高,也就是高尿酸,已经成为“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之后的第四“高”,越来越多的人被发现血尿酸指标偏高。许多朋友忧心忡忡,担心是不是自己是不是患上了痛风。其实,尿酸高的朋友们不必过于紧张,我们对于高尿酸和痛风这两种疾病的关系和防治的认识上,可能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一,血尿酸偏高就一定会患上痛风
血尿酸偏高准确地说,应该叫做是高酸尿血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尿酸合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升高。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大于μmol/L、女性大于μmol/L,临床上即可称为“高尿酸血症”。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只有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偏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的滑膜上,引起关节滑膜炎时,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时,才是痛风。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发病基础,但不足以导致痛风。血尿酸水平越高,未来5年发生痛风的可能性越大。只有尿酸盐在机体组织中沉积下来造成损害才出现痛风;痛风患者是常伴有关节的疼痛,红肿和炎症等。
误解二,通过控制饮食,就可以降低尿酸,减少痛风的发作。
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酸mg,其中80%为内源性,由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20%为外源性,由摄入的嘌呤代谢合成。我们怎样严格地“管住嘴”,只能调整尿酸总量的20%。所以适量服用降尿酸的药物,控制占比80%的内源性尿酸,抑制尿酸的形成,加强尿酸的排泄量,才是治本之法。
误区三,尿酸越低越好。
我们常常认为尿酸的指标越低越好,其实这是对尿酸的误解。尿酸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的代谢终产物。人们认为尿酸是人体产生的“垃圾”,但是现在医学研究表明,尿酸是机体代谢的重要参与者。尿酸的作用主要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维持血压和提高智力。尿酸的指标不是越低越好,而是需要维持一个正常区间。
误区四,降酸药物可以随便吃,不需要选择。
尿酸高的主要原因是:尿酸合成量高和尿酸排泄量低。我们选择哪种降尿酸药物的时候,需要先做高尿酸血症分型检查。尿酸排泄不良型就服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尿酸合成过多型就用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呤和非布司他。
误区五、尿酸降下来了,停止服用降酸药物。
选对了降尿酸的药物,就要坚持长期服用。不能尿酸指标高就吃点药,尿酸指标降下来了,就随意停药。这样会造成身体内尿酸量剧烈变动,更加容易诱发痛风发作。
误区六、降酸药物伤肾,最好不吃。
降酸药物是否存在肾损害的可能性,首先需要了解它的降尿酸机制。常用的苯溴马隆是通过抑制尿酸在肾小管的重吸收,来达到促进尿酸排泄的目的。通过抑制吸收来促进排泄,因此苯溴马隆的降酸机制并不会增加肾脏的代谢负担。
误区七、患上了痛风,人生一片灰暗
即使确诊患上痛风,也不是“世界末日”,我国痛风患有超过8千万人,在“抗击”痛风的路上,你并不“孤单”。只要遵医嘱坚持服用降尿酸的药物,控制饮食,减少嘌呤的摄入量,多喝水,对排尿,适当锻炼,就可以预防和减少痛风的发作。
啰哩啰嗦写了一堆,希望对你有些帮助。
我是长乐未央,祝朋友们尿酸降,痛风停,身体健康。